春藤国际

[+] 分享到 [+] 收藏到
复杂功能表的战略转型
作者:star 来源:时尚时间 发布时间:2015-01-30 浏览量:
摘要:钟表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十多年前,美耐华还未易主,路易威登还未涉足专业制表领域,豪雅还在生产均价800瑞郎的石英表,积家的Master(大师)系列才刚刚展露头角。
钟表
  钟表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十多年前,美耐华还未易主,路易威登还未涉足专业制表领域,豪雅还在生产均价800瑞郎的石英表,积家的Master(大师)系列才刚刚展露头角,Reverso仍旧是品牌唯一的支柱产品。但在十多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钟表品牌都更换了八成以上的产品目录,并且研究出了一大批革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又会反过来改变钟表行业的未来。

专注双轨两百年

  在钟表行业里,讲到技术创新,常伴随着一个个艰深晦涩的技术名词,而本篇文章的题目——“双轨制”却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何为双轨制?请参看近期引起热议的“退休金双轨制改革”,它是指“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由此及彼,手表里的双轨制就是将“负责显示不同功能的齿轮组分成两套系统”,一套管走时,另一套管复杂功能;每套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动力源和传动链,甚至有独立的擒纵调速结构,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我们所熟悉的机械表,无论是普通的还是复杂的,全都是单轨制的机芯结构。也就是一个动力源接一条传动链,将动力传给一套擒纵调速机构。这条传动链除了负担基本走时外,还要搭载其他显示功能,搭载的功能越多,机芯就越复杂,制造难度就越高。
  单轨制用在普通功能表里一点问题都没有,而在复杂功能表里就未必了。在制表行业里有一个词叫“风险”,就是指在结构上存在着隐患,有可能表现得很好,也可能表现得很烂。复杂功能表的风险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在复杂功能启动的瞬间(如计时和万年历的跳历),造成能量的快速流失,导致摆轮的摆幅下降;二是在复杂功能的持续运行中(如计时),造成能量的持续流失,导致摆轮摆幅的逐渐下降。这两种风险最终都会影响表的走时,而且随着复杂度的提高风险也越大。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采取双轨制,将走时功能和复杂功能的动力传输和转换彻底分开。
  在现代机械表中,是积家和豪雅率先发明了“双轨制”。不过其实早在200年前,“双轨制”的概念就已经被应用在了当时最复杂的作品——三问表里。请您回想一下,三问表除了常规的走时系统之外,还有一个独立的报时发条盒、一个报时调速装置和一套问表打簧系统。在三问报时启动的瞬间,推杆给报时发条盒蓄满了能量,在经由调速装置传递给报时齿条和音锤。
  三问表为什么要采用双轨制的结构,而不直接挂在走时系统上?原因就在于音锤敲打音簧时会消耗巨大的能量,严重影响走时,所以不得不设置一个单独的发条盒。在积家为Dual-Wing(双翼)申请的专利中,就在说明书的开头就提到了“双翼系统的灵感来自于古老的问表”——要消除现代复杂功能表里的风险,制表师们不得不借助前人的智慧。

钟表
从单轨到双链

  在所有采用双轨制的手表里,豪雅的Mikro系列计时表和积家的双翼系列是最有代表性的,后者的首款作品也是计时表。它们在某些领域都达到了计时表的极限,譬如双翼Duomètreàchronographe计时表的飞返秒针可以清晰地呈现出1秒1圈,1圈转6次的运行轨迹,而豪雅的Mikro系列可以精确地显示1/1000秒甚至1/2000秒的计时。
  首先看豪雅的Mikro系列,关于这项发明,物理学博士、豪雅现任技术总监Guy Semon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描述:“讲到计时表,它从一开始就是在普通机械表的基础上增加上去的部分。大家都听说过‘Complications——复杂机械结构’,这个词在手表里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如果把同样的词用在汽车上,人们可能就要摸不着头脑了。为什么要叫做复杂机械结构?就是在加上这部分之后,手表机芯的结构就进一步复杂化了,钟表匠需要精湛的工艺才能制作这些微小的零件,并将它们安装在一起。计时曾经被视为手表里最复杂的机械结构,现在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计时表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在启动计时功能的时候要从机芯系统里获得动力,它需要一个特殊的部件,就是离合。按下计时表的启动按钮,通过离合的作用,计时系统从发条盒那里分得能量,计时功能开始运行。但是离合的方式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计时系统一旦从发条盒那里获得能量,走时部分获得的能量就会减少,就不可能再达到COSC认证的精确度了。”
  为此,豪雅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架构,就是双链架构。其中一条链仍旧沿用传统机械表的架构,有发条盒、传动系、时分秒显示和擒纵调速机构,频率达到4赫兹。在同一个机芯里豪雅又加入了第二条链,这一条链是专为计时功能服务的,没有离合系统,也就是所有的动力都从计时系统本身获得,而不需要从走时的发条盒里。豪雅在Mikro系列的首款作品里就使它的计时频率达到了50赫兹,也就是百分之一秒的精度。

挑战超高频计时

  豪雅的Mikro系列将两套系统固定在一个夹板上,其实就是把两个机芯放在了一个表壳里,一个负责走时,另一个负责计时,后者采用超高摆频以提高计时的精确度,并且不会造成走时系统的过度磨损。
  这套架构听起来简单,但要实现起来需要克服一个相当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在计时系统启动的瞬间,就使它的能量达到峰值。因为传统的瑞士擒纵的自启动是有一个能量从低到高、摆频从慢到快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表的走时是不准的。如果Mikro系列的计时系统在启动后也需要一个能量逐渐提高的过程,所谓精准计时就成了一句空话。
  豪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将计时系统的摆轮做得更小,游丝做得更短更硬,减少形变延迟时间;同时豪雅还应用了一个特殊的像launcher(扳机)一样的装置,它从柱状轮连接过来,在计时系统启动的瞬间拔动摆轮,提供给它一个强大的动力,使它的能量迅速达到峰值,而不是通过拨动擒纵轮缓慢地启动。因此,豪雅的Mikro系列计时表只需要1/100秒就可以达到精准计时所需要的能量,而在一般的计时表里,启动需要的时间约为1/8秒。这个扳机一样的装置还能起到制动的作用,在计时停止的瞬间将摆轮锁死,没有丝毫的延迟。
  豪雅的Mikro系列计时表总共有五款作品,分别是1/100秒计时的Mikrograph、1/1000秒计时的Mikrotimer、5/10000秒计时的Mikrogirder以及应用了高频磁力摆轮的MikropendulumS计时表和Mikrotourbillons磁力陀飞轮计时表。其中5/10000秒计时的Mikrogirder采用的是超高频的无摆轮游丝线性擒纵,它每秒2000转的转速远远超过了直升飞机的每秒350转。当然,如此高的转速也会令计时系统的动力快速消耗光(厉峰集团就有指出豪雅MikrotimerFlying1000的计时系统只能运行150秒),毕竟手表没有直升飞机那么大的油箱。不过话又说回来,每秒上千转的高频计时,那是为了让人尖叫的,你还真想用它记录上班时间啊。Mikro系列的五款作品里目前只有1/100秒的Mikrograph实现了量产,它的计时系统的动储时间为完全够用的90分钟,读数也很方便。

钟表
传统计时表的五大隐患

  在介绍积家的双翼计时表之前,先谈谈计时表里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普通消费者可能注意不到它们的存在,钟表爱好者知其然但未必知其所以然,而计时机芯的设计人员每天都在为此头疼,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一款计时表的品质。从理论上来说,双轨制系统正是为了打掉计时表里的这几只大老虎而研发的。
  隐患一:当按下启动按钮的时候,中央计时秒针不能从12点位置启动。这里所说的不能从12点位置启动并不是指计时秒针的归零不准,而是在启动的瞬间,秒针要不会向前转0.5格,要不会向后转0.5格,然后再开始运行。所有的7750机芯全部都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它采用的是水平离合系统,当离合齿轮和计时秒轮啮合的时候,它们的轮齿不是百分之对准的,所以就会出现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旋转,而垂直离合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解决方案:采用双轨制,完全取消离合装置。

  顽症二:在按下停止按钮的时候,中央计时秒针不能正好停在刻度位上,而且会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我们知道,手表的传动链是由很多个传动齿轮组成的,每个齿轮的啮合都是需要空隙的,当有几个齿轮参与能量的传输,就会导致最后一个齿轮(计时秒轮)吸收了所有前面齿轮的空隙,如果不加入一点儿人为摩擦的话,这个齿轮就会左右晃动,并且带动计时大秒针对不准刻度。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普通的(走时中央)秒针不会乱晃呢?这是因为它的传动链的一边是输出动力的发条盒,一边是分割动力的擒纵调速机构,它的传动链的两端是“卡死”的。而传统的计时系统是从走时系统上单接出来的齿轮,它的传动链的另一头是空的,没有东西将它卡死,所以会出现晃动。有部分高端自产计时机芯能够克服这个问题,如劳力士的4130将计时秒轮设计成双层的,和走时系统形成一个回路,将传动链的两端卡死,但更多的品牌只能选择放任。

解决方案:采用双轨制,将独立的计时传动链的两端卡住,如豪雅的计时链有独立的发条盒和擒纵调速机构。

  隐患三:在计时表的运行过程中,中央计时秒针会出现抖动,尤其是当秒针朝向地面的时候,根本分不清计时秒针是在移动还是在颤动。这项和上一项有相关性,都是由齿轮间隙累积造成的,而且计时表的频率越高,计时秒针越长,质量越大,抖动就越严重,个别计时机芯会采取添加人为摩擦力的方式克服抖动。另外像精工的技术,虽然也是高频计时表,但计时秒针绝不会颤抖。

解决方案:同上,采用双轨制,将计时传动链的两端卡住。

  隐患四:计时表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中央秒针的归零会归不准。这是因为计时秒针的每一次归零,事实上它的结构都经历了一次超级撞击,秒针会先被甩到3点位或9点位,经过几次摇摆后才回到12点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时表的把玩频率,中央计时秒针就会逐渐失位。这个问题通常不会太严重——除非你整天启动、停止,但是存在着风险。

解决方案:双轨制本身不能克服这项隐患,不过积家双翼的飞返秒针和万宝龙时光行者100所采用的特殊归零装置,可以使秒针免受撞击,无论怎样频繁使用,都不会出现归零不准的情况。

  隐患五:开启计时功能后,计时表的运行时间会缩短(原因前面已交代过)。或许有表友认为这很正常,但是也有品牌为此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就为了使计时表的运行时间能够始终如一。最典型的如百年灵的B01,在计时功能开启后,它的实际运行时间反而更长,这是因为百年灵设计机芯时,专门给走时系统增加了摩擦,在计时功能开启后,又将摩擦取消,从而延长计时的运行时间。这种行为在制表行业里就叫做精益求精,为了使产品提升1%而付出几倍的努力。

解决方案:采用双轨制,为计时系统提供独立的动力。

钟表
从单轨到双翼

  豪雅的Mikro系列计时表和积家双翼Duomètreàchronographe计时表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从表面上看,Mikro是双发条盒、双传动链、双擒纵调速机构;而双翼是双发条盒、双传动链、单擒纵调速机构,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个擒纵调速机构。可实际上,二者却是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在机芯结构和能量的传输转换上也有着天壤之别。
  打个比方,机械表就像是一个人在负重跑步,他原本有一个固定的速度,你给他身上加的负重越多,他跑的速度就越慢,或者会随着负重的增减而变得不稳定。豪雅给出的双轨制解决方案是,干脆找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的负重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当有多余负重的时候就让另一个人扛着跑,没多余负重就让他边上歇着。而积家的双轨制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他先有一个初始(固定)的负重和速度,当负重增加时,就给他增加能量;当负重减少时,就降低它的能量,使他的速度始终维持不变。
  那么相应的问题就出现了,如何才能将负重和能量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不会对他原本的运行造成影响呢?让我们看看积家的双翼是如何实现的,以双翼Duomètreàchronographe计时表为例:
  首先,它的游丝摆轮只有一个,和正常的游丝摆轮没有太大区别;
  其次,它的擒纵轮是双层的,喻示着它可以连接两条传动链。其中一层擒纵轮是正常的轮齿数,连接主传动链,它的走时频率也是由主传动链决定的。另一层擒纵轮有30个轮齿,能将摆轮的摆频传递给一个3层结构的星星轮,连接副传动链。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这个3层的星星轮,它的结构非常精巧,齿轮的高度和形状很特殊,用传统的数控机床是做不出来的,需要用到最先进的LIGA光刻技术才能实现。3层齿轮里,第一层与30齿的擒纵轮啮合,接受擒纵轮的频率,并且一直空转。第二层带有6个轮齿,计时功能启动后,它会同时接受副传动链的能量和空转齿轮的频率,并驱使飞返秒针以1秒1圈、1圈转6次的方式运行。当计时功能停止时,从柱状轮伸出的棘爪会将第二层齿轮瞬间锁死,飞返秒针也会停止运行,但不会导致擒纵轮停止或是减速。第三层只有一个齿,当计时系统归零时,它会在空转齿轮的带动下继续旋转,直到被棘爪卡住。星星轮的功能与离合系统相似,但它接受能量是双向的,而且不会反过来影响擒纵轮。
  第四,6点位的飞返秒针是受星星齿轮的6个齿驱动的,随着计时功能的启动而旋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飞返秒针在归零时永远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是一格一格运行到零点位,而不会像普通计时表那样那边近就走哪边。这是由星星齿轮第三层的结构决定的,也是它被称为飞返秒针的原因。
  第五,初飞返秒针之外,副传动链上带有中央计时秒针、计时时针、计时分针和计分的个位数字显示,它们与飞返秒针同时启动、停止和归零,但归零是采用传统的方式。
  第六,主发条盒和副发条盒的能量都可以支持各自的功能运行50个小时,但副发条盒的能量其实要小于主发条盒,因为它无需作用于擒纵调速机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副发条盒提供的能量只是把副传动链上的齿轮间隙捋顺,让它们进入到可以稳定运行的状态,然后接受从星星齿轮上传递过来的频率。
  第七,主副发条盒的上弦都是经由同一枚表冠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是为走时系统上弦;逆时针转动则是为计时功能上弦,上满弦后可支持50个小时。
  有了双翼Duomètreàchronographe计时表作为铺垫,就比较容易理解双翼系列的其他几款作品。事实上,他们都是在确保一条传动链稳定运行的同时,可以对另一条传动链进行自由的调整。比如DuomètreàQuantièmeLunaire双翼月相日历表,它的摆轮游丝专走一条传动链,飞返秒针、走时、月龄月相、日历走另一条传动链,就算所有显示功能都停止了,或者对走时进行调节,游丝摆轮都不会受到干扰。而DuomètreàSphérotourbillon双翼立体双轴陀飞轮则是可以在陀飞轮不停转的情况下完成秒针的归零。双翼系列的最新作品DuomètreUniqueTravelTime双翼系列寰宇旅行时间手表,一条传动链显示本地时间,另一条传动链显示第二时区时间,拥有各自独立的动力来源,第二时区停走了,主时区仍可保持精准。

钟表
从单轨到双核

  万宝龙在2012年的SIHH上推出了一款1/1000秒计时表——时间书写者II双摆轮1000计时表,在业界引起了不小反响,一度与豪雅的1/1000秒计时表并称双雄。在今年的SIHH上,万宝龙又推出了一款名为时光行者100的1/100秒计时表。相较前者,计时精度有所下降(从1/1000秒下降到1/100秒),但二者的机芯结构基本一致,只是1/100秒的时光行者将结构进行了一些简化,把原先用来提高计时精度的“千分之一秒轮”去掉了(“千分之一秒轮能将1/100秒放大至1/1000秒)。由此可见,万宝龙是先用1/1000秒计时表抢占行业技术高度,之后再以1/100秒巩固阵地,对于表友而言,1/100秒的时光行者100也更适于购买、佩戴。
  钛金属、不锈钢和碳纤维混合材质表壳,直径45.6毫米,厚15.48毫米,具备1/100秒计时功能,6点位为60秒和15分钟计时盘,单计时按钮位于表壳12点位,使用万宝龙MBM66.25手动计时机芯,常规时间动力存储100小时,计时动力存储45分钟,防水30米。
  行业经验证明,一般当计时表的精度达到1/100秒,手表摆频随之达到360000次/时后,计时表就不能再使用传统的,在走时轮系的基础上安装计时轮系的结构了。一来这么高的摆频,一般的擒纵、摆轮达不到;二来超高的摆频会将发条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放光,打开计时功能,手表几十分钟发条就光了,这样的手表也没法戴。所以这只计时精度达到1/100秒,摆频达到360000次/时的万宝龙时光行者100手表,也采用了在超高频计时表中通常使用的结构,一个机芯两套独立系统,一个用于走时,一个用于计时,两套系统分别有各自的发条,动力互不干扰。万宝龙将这种机芯称为“双核”机芯。
  虽然采用“双轨制”的超高频计时表在机芯的轮系布局上大同小异,但不同手表在细节上还有不小差异。万宝龙时光行者100的计时摆轮、计时启停、归零,都有自身特点。
  万宝龙时光行者100用于计时的独立系统和其他品牌有些与众不同。计时轮系使用了传统的杠杆擒纵(和您手上的表一样),但摆轮又薄又小并带有锯齿,像一片圆锯。不大的直径能让它以极快的速度摆动。计时功能和一般高级计时表一样,由柱状轮控制。当1/100秒计时启动时,一个带有钢片的“箭头”推杆会脱离摆轮,卡住摆轮的钢片就会释放摆轮,让摆轮开始运行,计时随即开始(推杆末端打磨成箭头是万宝龙美耐华表厂的标志)。当计时停止时,这个“箭头”推杆会弹回,推杆上的钢片从而又卡住摆轮,让它停止摆动,计时停止。
  这只表的归零装置也很不一般。常规计时表的归零都是用推杆去推计时秒轮、分轮下面的归零凸轮,推杆一推,所有计时指针全部就近回归零位。万宝龙时光行者100的归零装置是机芯背面的一个“圆片”(凸轮)和“箭头”杠杆,归零时圆片旋转一周后,被“箭头”杠杆勾住,指针不是像一般计时表那样直接“弹回”零位,而是要在表盘上继续完成一周的旋转并在零位上停止(很有意思,有些像石英计时表归零的方式),这种归零装置在行业里只有万宝龙和积家使用。
  至于手表的走时轮系就显得非常传统甚至古典。巨大的慢摆螺丝摆轮(摆频18000次/时),小鹅颈微调,一副古典机芯的样式,与上面的计时轮系形成了现代与古典的鲜明对比。
  走时、计时两套系统各自独立,顺时针旋转表冠为走时轮系上弦,满弦可走100小时。逆时针旋转表冠为计时轮系上弦,满弦可计时45分钟。翻看表盘,可见6点位小表盘上有长短两针,红色短针只是45分钟计时,黑色长针指示60秒计时,9点位的透明转盘起到了传统小秒针的作用,万宝龙从尼古拉斯凯世开始使用转盘替代指针,到今天也成为了万宝龙的特色之一。另外,这只表的柱状伦也在表盘上,大致在12点位置,对于欣赏计时机构运行非常方便,这一点和宇舶的unico机芯如出一辙,对于计时表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福音。

钟表
从单轨到四芯

  前面提到的“双轨制”手表都是在一个机芯中布置两条独立轮系,这也是目前“双轨制”手表机芯设计的主流思路。而在去年的巴塞尔表展上,LV推出的TambourTwinChrono双计时表,一举突破行业主流,在一个机芯中整合进4条轮系,可谓“一表四芯”,比起“双轨”还要多出两条。此表虽非常小众,但一时间也在行业内引起剧烈反响。
  TambourTwinChrono是一只用于帆船对抗赛,具备记录时间差的计时表。帆船对抗赛是两只帆船一对一的比赛。TambourTwinChrono双计时表可以分别记录两只船的航行用时,以及两者间的时间差,直观反映对抗赛情况。一般的双追计时表,即使是追分追秒的双追计时表,也只能记录两段时间,A用了几分几秒,B用了几分几秒,无法记录两者之间相差多少时间。可见,TambourTwinChrono记录时间差的功能,是行业首创。
  为了实现这种不一般的功能,TambourTwinChrono也采用了不一般的机芯构造。LV制表师的设计思路非常简明直接,既然要记录A、B以及时间差三种时间,那好,我们就在机芯中安装三个计时轮系,一条负责一个时间。另外,我们还需要用手表看正常时间,既然如此,我们就在机芯中再加上一个用于正常走时的轮系。三条计时,一条走时,每条各自独立,分别有自己的发条、擒纵、摆轮(一只表4个发条,4个摆轮,4个擒纵),“一表四芯”名副其实。可见在一个机芯中安排多条轮系对于实现手表不同功能来说非常便利。
  3条计时轮系把1条走时轮系包裹在中间,到了表盘上就是我们看到的样子。12点、4点、8点,三个计时盘围绕着时分针。TambourTwinChrono是一只单键计时表,整套计时功能都由8点位的一个按钮操作。在帆船对抗赛中,按下计时按钮计时启动,8点、4点两个计时盘开始计时;当第一艘船到达终点时,我们第二次按下计时按钮,8点计时盘停止,12点计时盘开走(停止的8点计时盘就是第一只船的时间);当第二艘船也抵达终点时,第三次按下按钮,4点位和12点位的计时盘都停止,4点位显示的就是第二只船的时间,而12点显示的就是两只船的时间差。最后我们第四次按下按钮,所有指针归零,时间显示非常直观。
  分散的4条轮系对于手表计时非常有利,但和一些“双轨制”手表一样,要为两套系统分别上弦,对于有4套系统的TambourTwinChrono来说同样如此。TambourTwinChrono有两个表冠,2点位的用来调校时间,给走时上弦,4点位的表冠给3个计时轮系的3个发条上弦。好在走时轮系上还有个自动陀,可以免去平时上弦之“苦”,但过于分散的计时轮系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手动上弦。现在看来,目前一些“双轨制”手表要么需要正反双向旋转表冠为不同轮系的发条上弦,要么有两个表冠,可见上弦是目前一些“双轨制”手表尚可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另外,传统机芯只要20几个毫米,现在大表时兴,一些新机芯的尺寸纷纷达到30余毫米,甚至直奔40毫米,这也为“双轨制”手表在一个机芯中安排2套系统甚至多套系统提供了便利。由此看来,“双轨制”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为行业先锋买单

  制表行业里有一条潜规则,就是当某个品牌推出了一款新作时,行业里并不是按照它的功能复杂程度给予评价的,而是根据品牌所扮演的角色,是先锋者、挑战者、追随者,还是完全不入流的抄袭者?顾名思义,先锋者所做的是过去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它有可能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引领整个行业的革新体系,改变未来的产品趋势。而挑战者和追随者则是在先锋者开辟的道路上进行发展和完善。至于抄袭者,不仅难以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且还会打上一个不光彩的烙印。
  本篇文章所介绍这几家双轨制运动的“推手”,无疑都扮演了行业先锋的角色,尽管产品问世有先有后,但都是历经数年研究的成果。像豪雅的Mikro系列,计时秒针快到从眼前消失,带给使用者莫大的震撼和享受;路易威登的“一表四芯”,将计时功能的操控性耍到了极致;而积家的双翼则为传统复杂功能找到了无数种新的可能,并使它的性能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所有采用双轨制架构的作品还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功能虽然复杂,但却四两拨千斤,制作的难度是可控的,价格也没有那么夸张。以往提到复杂功能、技术创新的款式,动辄几十、上百万(比如追针计时)。而像积家双翼、豪雅Mikro系列,二十几万元左右的预算便可染指,比某些顶级品牌的入门款、镶钻款还便宜。正如一位在瑞士工作的制表师朋友(她也是本篇文章的撰稿人之一)告诉我的,拥有一件这样先锋性的作品,不仅会令你感到骄傲,而且还非常超值。